• 快速登陆  |  注册成会员       工作人员查询:
     
  • 首页〉 > 消费调查 > 内容
  • 免费拼团 天上真掉下了馅饼?

    2017-05-25 09:33:42 |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李燕京


     网购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与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对消费者智商的考验。尤其是那些打着免费拼团幌子的促销陷阱,更是让想“占便宜”的人防不胜防。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暗访,深切地感受到某些免费拼团骗人的高超手段。
     

      暗访
     

      便宜得不合理 必有妖孽
     

      记者是网购的忠实粉丝,但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几家购物网站,对其他的网站了解还真的不多。一日,在朋友的忽悠下光顾了从未听说和登录过的几家购物网站,这才发现,有些网站真是“促销有方”。
     

      朋友隆重推荐了拼多多网站,这个网站看着还真不错,有各种免费试用团的活动。就是说不用花一分钱,只要找够10位消费者,就能组成一个团,免费领取商品。
     

      记者对朋友说:“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免费的团是长期有还是临时的促销?”“好长时间了,我知道就有几个月了。”
     

      “你自己参加免费试用团成功过吗?”记者半信半疑。
     

      朋友说:“成功过,我妹妹在这个网站买了不少东西,她团坚果时拉我参加了,结果真的没花钱就给我寄了一大盒综合装的坚果,市场上怎么也要100多元。你试试,又不花钱。”“有这好事?几个月每天都有至少五六个免费团,这都是要成本的,真敢烧钱!免费团的东西质量如何?”记者问。“没问题,质量不好我也不会让你参加。”朋友很是有把握地说,“我妹妹买了一套刀具,100多元,挺好的。”“好吧,我试试。”记者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选择了蒙牛牛奶一箱和华为手机一部两个团。为了凑够10个人,记者把办公室的同事、朋友都拉了进来。
     

      很快,被记者拉进免费试用团的同事发来信息:“这你也信!还是看看有啥名堂吧!”
     

      记者邀请了4位同事、5位朋友,而4位同事无一例外地都表示,白给的不是买卖,简单看是免费提人气,往复杂里想里面一定有名堂。而5位朋友都是毫无疑虑、兴高彩烈地参加了。其中还有一位朋友当即从该网站购买了商品,并给记者回复微信说:“这家网站的东西便宜,我买了几件衣服。”
     

      记者一惊,立即回复:“不要买了,看团购成功了再说。切记!”
     

      在免费试用团成功成团后,记者收到了一个该网站发来的消息:“你获得一次免费组团的机会”。“不是已经有免费试用团了么?怎么又出来一个免费组团?试一试。”记者立刻开始组新的团。一组团才知道,这个免费组团与免费试用团不是一回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想要的商品来自己组团。在组团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免费组团仅仅是针对记者本人,被拉进来的其他消费者需要一分不少地交钱购物。“原来这是用免费来诱惑消费者替商家拉顾客啊!”记者恍然大悟,并由此对免费试用团也更加怀疑了。
     

      在参加免费试用团后,记者和同事、朋友们始终都没有收到团购的货物。直到记者发稿前,时间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可是所购的货物依旧没有影子。不过在该网站买衣服的朋友倒是找记者诉苦来了:“我买的衣服是收到货了,可是实在没法穿,当抹布都不好使,好在便宜,我就直接扔垃圾桶了,省了退货麻烦,还要交邮费。”
     

      而信誓旦旦地拉记者进该网站的朋友也开始抱怨了:“我妹妹说,她和她的同事也发现,这里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好的不多,差的不少,免费试用团也团不上了。找他们吧,东西没几个钱,不找吧,心里别扭。现在他们都不再在上面买了。你说的对,那都是诱饵,太便宜肯定有问题。”
     

      就在朋友开始抱怨上当的时候,记者与同事们还尝试了几个其他有免费试用团的购物网站,也许是运气不好,没有一个在成团后收到商品的。不过有的网站倒是“有信誉”,在加入免费试用团的时候要求缴纳0.1元,几天后收到短信通知:“组团没有成功退回0.1元。”
     

      很显然,这些免费都是拉人进入网站的噱头,而真正免费的商品是很难得到的。
     

      揭秘
     

      陷阱是怎样挖成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消费者的警惕性不断提高,但一些存心要骗消费者的不良商家仍旧会想出各种办法,粉饰坑害消费者的陷阱。记者采访到了几位“挖陷阱”的人,他们道出了这些美丽陷阱的本质。
     

      在一次聚会上,记者认识了一位所谓的互联网销售达人,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便是通过网上销售赚取的。但是听了他的赚钱方式,记者心里很有些不舒服。
     

      这位达人很早就投身互联网,他很是骄傲地介绍:“销售一定要想办法打动消费者,什么最容易吸引人?便宜!如果能不要钱那最好。”“不要钱,怎么会有利润,卖东西还能是为了亏钱?”记者问。“所以要想办法,我第一次挣到的钱就是在各个网站上打广告,招募免费试用女士内衣的志愿者。这一条试用广告就招到了3万人。你要是问这不赔钱了吗?只能说明你的思路不开阔。内衣是免费的,但是邮费要试用者自己出。当时快递不是很发达,我一件试用商品收的运费是15元。可是我找工厂定制的内衣一件5元,邮费因为量大,每件成本核算下来5元,也就是说一件内衣我挣5元,3万件,就是15万元。”这位聪明的达人接着说,“现在只收邮费的免费试用不好搞了,一是快递的价格都很透明,二是淘宝上各种品质的商品价格也一目了然,网购初期用这种方式我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随着网购的发展,蒙人的办法也在不断地变化。一位曾经在清华紫光子公司任职的人士对记者感叹地说:“现在有些网站搞的人情营销,其实多年前我们就设计好了,而且还推出了试用网站,但是因为有人提出搞不好就像传销,所以没有继续。毕竟清华紫光这样的大公司不会搞法律界限不明确的事。但是现在很多小网站真的是没底线,专门搞杀熟的生意。6年前我们设计的销售网站就是针对熟人营销的,网站里面任何人只要注册就可以有一个账户,你拉人进来从网站购物,不但被拉进来的人可以有优惠,拉顾客的人也可以从中获得返点。所有这些流程都是通过一个识别码完成的,拉人的人从网站获得一个识别码发给被拉进来的人,之后这个人的任何购物都可以算在你的销售提成里面。新被拉进来的人又可以继续拉别人进来,不过业绩不能算在第一个人的名下,而是两个人按比例分成。这些分账关系都是设计好的程序,会自动计算。当然,为了避免像传销,程序只接受两级下线的分成,再往下发展就跟第一个人没有关系了。其实,这就是利用了传销的原理,让消费者自己发展新的消费者进来,对于经营者来说是用利益将消费者变成了推销者。这位现在已经在做虚拟现实技术的人士还甚是感慨地说:“这个方式我们当年没做,不过现在有些网站在做,先不说是不是传销,就说结算设计,根本不如我们当年做的严谨,如果没有一套靠得住的程序与算法,发展新用户的消费者根本拿不到提成,纯粹是白张罗。要是网站的商品质量不过关,还影响亲人、朋友间的良好关系。对这种网站还是要小心一些。”
     

      在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一位专门销售低价商品的购物网站负责人,他们的经营策略更是让人感叹网购须谨慎。这位负责人40多岁,以前是搞金融的,他发现有些制造企业由于产品质量、款式等问题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而倒闭。于是他开始打起了这些积压产品的主意。他说:“我的网站就是卖便宜货,而且质量良莠不齐。我们弄到的倒闭工厂的积压货,有的质量很好还便宜,这些是我们打名声的产品,当然也有质量不怎么样的,但是肯定便宜。有的时候实在找不到便宜的积压货,我们也找人生产便宜货,就说是积压品低价销售。消费者都喜欢便宜,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消费者,他们对于价格十分敏感,但是对品质要求不高。我们卖的一款22厘米的不锈钢锅,说是积压品,实际上是我们找工厂生产的,是铁合金的,看着很像不锈钢,就卖16元钱,其实想想这价钱怎么可能是不锈钢锅呢!但是,便宜啊!就是有人买。的确也有消费者买了发现不对劲,但是十几元钱要退货都不值邮费。”“那你这样做不了长久的生意,消费者慢慢就都流失了。”记者问。“中国人多,市场大,有走的也有来的,再说我们又不是大网站,不会引起媒体关注,也不会引发什么大事件,不会因为这点质量问题就一下倒闭。再说我是为了赚钱,不是做事业。如果这个买卖做不下去了,再换其他的。”面对这样只认钱的经营者,记者也是无语了,但同时也发自内心地提醒消费者:不要贪便宜,很多网购陷阱都是用便宜、实惠作为伪装来蒙骗消费者的。
     

      ●律师观点
     

      小心商家打法律擦边球
     

      各种暗藏价格陷阱的网络促销活动是否违反了法律?对此,消费者又该怎样维权呢?
     

      天津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子畏表示,虽然有些促销活动蒙骗了消费者,但是却没有违反法律,或是小有违反,但达不到严重的惩处的程度。
     

      吴律师介绍说,免费试用团在显示参团成功后,却没有给参团消费者邮寄商品,这是一种违约行为。当显示参团成功后,一个有条件的邀约就形成了,消费者参团的行为已经履行了自己的约定条款;而商家给消费者邮寄商品是他应该履行的条款,如果没有履行就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但是这个违约责任并不严重,属于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有消费者起诉,商家的违约处罚也就是给消费者邮寄参团的商品,不会有太严重的处罚。因为是没有钱的交换,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不去计较这些事,这也使得一些商家敢于许诺了却不执行。
     

      对于只收邮费的免费商品,吴律师认为,这种方式从法律上讲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他们所收的邮费没有超过正常的收费标准,从法律上讲就没有问题。至于他们与快递公司之间商量的价格,是不是从中赚取利润,就只是运作模式问题了。
     

      吴律师提醒消费者:现在蒙人的人也是有法律意识的,他们也会打擦边球,所以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一定要多个心眼,多想一下,为什么人家会白白地给你便宜。
     

      ●记者手记
     

      不贪便宜少上当
     

      在采访中记者真心觉得,作为消费者要想和天天钻营怎么蒙消费者的不良商家拼智商,实在是没有那个时间与精力。但是要想少上当,也不是没有办法,关键是要别轻易相信那些便宜得让人咋舌的商品。
     

      在采访中,记者接触的多数都是想尽办法利用便宜货作为陷阱蒙消费者的人。但是就是这些人对记者表示,任何商品都是要成本的,高质量的商品,成本肯定高。好的产品是需要好的材料与好的技术作为支撑的,销售价格不可能太低。便宜又好的商品不是没有,但是不多,正常情况一定是价格与质量成正比的。
     

      不限人数的免费试用团天天有;拉人组团的人免费,其他人必须交钱购买;明明在商店、大型网站要几十上百元的商品结果十几元就能买到……想想都不合理。中国消费网不定期地会有免费试用活动,记者也参与过试用报告的整理。这些活动都有人数限制,在选择适用人群时也会仔细考量,因为试用是有成本的,有的试用商品一件就几百元,怎么可能无限度地天天进行呢?
     

      随着网购的兴起,很多人把智慧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但是无论是利用传销的结构、方式开拓新用户,还是讲故事说自己专门销售积压品,他们的切入点都是利用消费者在购物时想便宜些再便宜些的弱点。有不少消费者对记者表示,以前看见便宜货总是想买,现在明白了,买回来的便宜货多半不合适,扔了可惜,留着不好用。尤其是一些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十几元,最多几十元,找销售网站吧,根本不值当费那个力气,只好认栽。
     

      记者也是一名消费者,更是一名网购的热衷者,当然同样喜欢价廉物美的东西。可是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自己:过于便宜必有问题,宁愿错过便宜,也不能上当。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品牌315”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品牌315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品牌315网", http://www.pp315.com.cn。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服务项目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17062871号
    编辑中心: 品牌315网编采中心  技术支持:橙天设计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