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登陆  |  注册成会员       工作人员查询:
     
  • 首页〉 > 消费热点 > 内容
  • 谨防“拼团游”成权益维护盲点

    2017-07-17 14:14:00 | 来源 工人日报

      今年4月,拿到判决书的户外旅游爱好者田丛鑫至今仍觉得委屈,去年夏天,田丛鑫和朋友加入开心驴友自助游微信群,报名参加了前往内蒙古大青沟漂流的活动。漂流中意外造成腰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向旅游组织者索赔时遭拒。法院判决,组织者不以盈利为目的,由于田丛鑫坐姿不对造成受伤承担全部责任。
     

    随着网络深入生活,许多户外旅游活动爱好者选择从社交平台上自发组织活动,这种介于旅行社和自助游之间的“拼团游”,因其没有强制购物的担忧,且团里大部分人都熟识,既可以结交朋友,也能够减少旅游开支,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寻找与自己日期差不多、目的地差不多的网友相约出游。
     

    事实上,根据《旅游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通过网络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户外组织和个人等通过社交网络、媒体组织旅游活动,涉嫌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所以,“拼团游”由于组织者不与参与者签订合同或协议、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原因致使参团者出了事,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从安全角度而言,这些“拼团游”的组织者没有相关的旅游资质,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和能力,也埋伏下种种隐患。
     

    可见,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 “拼团游”潜在的风险不容小觑。尤其是,据记者采访发现,每家“拼团游”项目的正文里都会有个免责声明,也就是“驴友”们常说的“生死状”。可事实上,如果组织者收取了额外的费用,以营利为目的,那这就属于非法组织旅游的行为,不仅要受到行政机关处罚,发生事故后须承担赔偿责任,免责声明也就无效。
     

    因此,热衷旅游的“驴友”,应该充分认识到“拼团游”的利与弊。要加强安全意识,为防止发生纠纷或其他意外,最好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拼团。于监管部门而言,对一些“拼团游”打着非盈利性质赚钱的,虽存在监管难题,但也不妨多一些消费警示,让广大旅游爱好者,远离不安全的“拼团游”。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品牌315”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品牌315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品牌315网", http://www.pp315.com.cn。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服务项目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17062871号
    编辑中心: 品牌315网编采中心  技术支持:橙天设计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