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登陆  |  注册成会员       工作人员查询:
     
  • 首页〉 > 时事要闻 > 内容
  • “6·27”联合国首个“中小微企业日”

    2017-06-27 11:14:31 | 来源 山西日报

    2017年4月,联合国第74次全体会议决定每年6月27日为“中小微企业日”,今年6月27日是首个“中小微企业日”。
      “中小微企业日”的确定,彰显了各方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创新、创造力和人人享有体面工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7年“中小微企业日”的宣传重点是:以首个“中小微企业日”为契机,综合采取线上和线下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我省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宣传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大力宣传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先进典型,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为全省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扬帆起航正当时
    ——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展综述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把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应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重要抓手来抓,中小微企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小企业是我省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我省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拉动增长的生力军。至2016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6135.17亿元,同比增长3.35%(不变价约为6.87%,超过全省增速2.3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7.46%,比2015年的46.4%增加1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不断增强。
      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2016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法人单位21.68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7%;从业人员达到401.2万人,约占全省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7.5%。近年来,全省企业从业人员存量的75%、增量的85%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特别是2016年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就业岗位,占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的90%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就业的“吸纳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的主战场。据测算,中小企业提供了全省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目前,全省中小企业中,共有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203家,占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80%以上。
      中小企业是增加收入的主力军。2016年,全省中小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4058.85亿元,同比增长3.35%;上缴税金848.48亿元,约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50%。近年来,全省农民从中小企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中小企业成为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小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县(市)中小微企业的产出、上缴的税金分别占县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的50%以上。
      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大集团的预备队。近三年,全省累计有993户小微工业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全省工业经济增添了新活力。在全省578户大型企业中,除大型煤炭、化工、装备、电力企业外,多数是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其中421户大型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从中小企业逐步成长起来的。
      二、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2012年研究出台《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7条”),2013年出台两批《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财政“15条”、金融“12条”),2015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33条”)、《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13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
      二是强化政策宣讲。近年来,以“扶持小微、助力成长”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送政策、送专家、送服务”三送活动和“法律进企业”活动,累计服务企业近8万家。省市县联动组织全省中小企业宣传活动,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社会知晓率进一步提高。
      三是狠抓政策落实。完善考核机制,省委、省政府将“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率”和“规上工业企业净增数量”2项指标纳入对各市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评估、推动落实。
      四是开展帮扶指导。建立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工作制度,组织“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民营企业走访调研”等多项调研检查活动,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宣传解读政策、开展专题调研、组织供需对接、实施跟踪辅导,帮助解决困难。
      (二)狠抓双创工程,推动创业创新
      一是开展双创示范县建设。2015年,推荐太原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2016年,充分发挥市、县政府整合资源、聚集要素、缩短流程、提高效率的作用,探索建立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机制,安排专项资金6540万元,支持全省8个“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县”建设,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二是推进小微企业创办。建立完善创业辅导师队伍,依托全省375个小微企业服务站,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不断壮大中小微企业总量。2014、2015、2016年,全省新创办小微企业分别达5.4万户、6.71万户、8.59万户,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是推进创业基地建设。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楼宇等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期小微企业解决用地难题。截至目前,全省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达123家,厂房面积3799.88万平方米,带动投资412.36亿元,入驻企业4948户,吸纳就业12.47万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太原清控创新基地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四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采用新技术、创造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发展新产业。截至2016年底,全省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3个,拥有全国领先技术125项、发明专利258项、实用新型专利739项、外观设计专利274项。
      五是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帮助近千家企业制定了商标品牌发展规划。连续4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当年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的中小企业进行资金奖励,并对企业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开展品牌推广活动进行资金补助。
      六是组织开展双创活动。组织中小企业“双创活动周”成果展览展示活动,举办“山西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升级”高峰论坛,组织双创沙龙、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各类创业创新活动,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组织“四新”中小企业评价活动,174家中小企业入选2016年山西省“四新”中小企业。
      (三)改善融资服务,缓解融资困难
      一是深化政银企保合作。全省中小企业系统组织各层次金融产品推介会、银企洽谈会等活动百余场。近三年,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中小企业4200多户,帮助落实贷款1421.7亿元。
      二是推广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推广“助保贷”等有效融资模式,省市县三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6.67亿元,共为1883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70亿元,杠杆效应明显。大力开展银税合作,累计向2400余户优质纳税小微企业投放贷款79.14亿元,纳税信用真正转化成了扶持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
      三是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从2013年开始,每年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各类担保机构扩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为开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业绩突出的担保公司,申请国家风险补偿资金和营业税减免。2016年,安排专项资金2830万元,支持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享受补助的33户担保机构共为2537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5亿元。
      四是推动企业直接融资。编制山西省《中小企业规范化改制三年行动计划》,对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上市或挂牌融资的中小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建立挂牌企业资源库,围绕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改制上市,举办专题培训班。截至目前,全省在“新三板”挂牌中小企业达到76户,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的中小企业达到1471户。
      (四)坚持分类指导,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专精特新”发展。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展示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宣传推广产品、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市场空间。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实施意见》,筛选确定首批10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帮扶,着力打造一批在行业细分市场中的隐形冠军。
      二是推进“小升规”企业成长。建立“小升规”培育企业数据库和营业收入500-2000万元企业基础信息库,强化跟踪监测与帮扶指导,安排专项资金对当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规模以上并纳入统计部门联网直报的小微工业企业进行奖励,推动小微工业企业规范升级。2014、2015、2016年,全省分别有361户、319户、313户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骨干。
      三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编制《山西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促进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40多个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集聚区。
      (五)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服务
      一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山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积极构建“1+11+ 24”(1个省级枢纽平台、11个市级综合服务窗口平台、24个产业服务窗口平台)平台网络体系,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基本形成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首批筛选500余家专业性服务机构,组建山西省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成为公共服务平台的后台支撑,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下实体服务。
      二是建设小微企业服务站。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在青年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区、街道、乡镇、高校、产业集群、创业基地等地方,新建小微企业服务站375个,为各类创业人群和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服务。
      三是加强人才培训。实施“3个1”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构建我省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小微企业公益性人才培训体系,全省中小企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四是帮助开拓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展览展销活动,并给予展位费、布展费等补助。2016年,先后组织125户中小微企业、300多种产品,参加第13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第9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大型展会,累计签约22项,签约金额4110.8万元。
      五是强化经济监测。初步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和全面统计、22个产业集群、50个创业基地、1500户重点企业、200户企业手机快速调查“五位一体”的运行监测体系,全面掌握运行情况,强化预测预警分析,为各级各部门指导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三、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创新转型能力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典型引领,更加关注初创期小微企业的孵化,更加关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更加关注企业规范化股份制的改造,更加关注企业共性发展难题的破解,更加关注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积极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体系。
      主要预期目标是:2017年,全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增长6%以上(不变价);新增从业人员30万人;新创办小微企业3万户以上。
      2017年,全省中小企业系统要着力实施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融资瓶颈破解、公共服务保障、系统能力建设等六项工程,推动全省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着力实施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目标:2017年,全省新培育小微企业要达到3万户以上;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双创基地20家左右,新培育省级中小企业双创示范基地10家左右,国家级中小企业双创示范基地1家以上;重点支持建设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40个左右。
      措施:加强小微企业创办孵化。强化创业观念引导,营造全民创业社会氛围;强化创业辅导服务,指导帮助创业者创业兴业;强化资金支持,为更多初创期小微企业提供第一笔政府性扶持资金;强化活动引领,常态化开展“双创沙龙”活动,举办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大赛。
      加强中小企业双创基地建设。转变建设思路,研究制定《山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管理办法》;把准发展方向,把中小企业双创基地建设与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示范效应,指导帮助每个双创基地确立1个以上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加强中小企业双创示范县建设。大力弘扬基层“首创”精神,搞好经验总结推广,持续优化双创发展环境,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活力的双创支撑平台,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提高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指导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逐步完善运营机制,鼓励所有中型企业、有条件的小微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推进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二)着力实施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工程
      目标:“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培育“上规”企业200户以上,为全省工业经济增添生力军。
      措施: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按照1:2比例分行业、分层次构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2000万元规模的基础企业培育库,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2000万元规模的重点企业培育库。
      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建立帮扶“小升规”培育企业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督促和帮扶服务;组织创业辅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过程指导和贴身辅导。
      实施过程动态管理。研究制定《促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的指导意见》,对目标企业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强化目标培育企业统计监测和信息报送;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对“小升规”企业资金奖励的额度,培育扶持一批小微工业企业规范升级。
      (三)着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
      目标:2017年全省新培育200户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在行业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措施:加强顶层设计。修改完善我省《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规下企业提质升级和规上企业做优做强并重,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为全省经济创新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产业引导。引导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融合,升级为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大数据与企业深度融合,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潜力产业发展,向文化创意、智能物流、软件开发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
      建立培育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将各类政策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强化过程管理,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的基础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定期开展监测分析;强化典型示范,引导中小企业瞄准发展前沿,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
      (四)着力实施融资瓶颈破解工程
      目标:2017年,提升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力争帮助100户中小企业完成规范的股份制改造。
      措施:深化政银企保合作,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提高合作的深度;按时段或按批次推荐优质客户,着力提高合作的实效;搭建对接会、洽谈会等平台,着力提高合作的层次。
      创新融资服务模式,推广“助保贷”等有效融资模式;以政策性担保公司为重点,通过担保业务补助,申请国家风险补偿资金和营业税减免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持续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
      实施规范改制计划,组织专业辅导机构进行管理咨询活动,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和标杆示范活动;建立完善规范改制培育目标企业库,组织开展规范改制专题培训辅导,在全省筛选推出一批规范化股份制改造的标杆企业或样板企业,帮助其实现上市挂牌展示,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五)着力实施公共服务保障工程
      目标:2017年,要力争在政策研究制定上有创新、在贯彻落实上有突破;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大数据平台;培育一批能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知名企业家,培育一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山西工匠;评选公示一批优秀服务机构,打造推送一批知名服务品牌或服务项目。
      措施:强化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注重政策研究,加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需求课题研究;修订完善政策,力争制定出台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分析与利用支持。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完善四级联动、“五位一体”运行监测体系,开发山西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大数据平台,实施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精准服务。
      强化中小企业人才培训。突出抓好领军型企业家、小微企业优秀经营者、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主、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工匠师和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培训。
      强化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抢抓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借助中博会、APEC技展会等平台,承接产业转移,招才引资引智,开展合作交流。
      强化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探索进行运营模式改革创新,逐步形成公益性服务为主、市场化服务为辅的运营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机制,选树服务典型、打造服务品牌,牵引带动服务工作向纵深化发展、常态化发展。
      (六)着力实施系统能力建设工程
      目标: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能力、善作为的干部队伍,为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措施:讲政治、转理念。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在思路上、措施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重管理、提能力。注重推进精细管理,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注重强化学习提高,着力提升调查研究、科学谋划、高效执行三种能力。
      建机制、求实效。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内部运转有序高效化,外部沟通联系常态化,形成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开展工作考核,把重点工作列入每年对各市工作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级推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善作为、树形象。与中央要求对表、找准薄弱环节,与发达地区对标、努力缩小差距,与企业需求对接、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服务”,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做到服务企业常态化;坚持问题导向、服务为本,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塑造中小企业系统新形象。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品牌315”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品牌315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品牌315网", http://www.pp315.com.cn。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单位  |   服务项目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17062871号
    编辑中心: 品牌315网编采中心  技术支持:橙天设计会所